北京黑猪中期生长迅速,从保育期后期至90kg上市日增重达700g水平,并能大量沉积蛋白质形成瘦肉;胴体细致,骨量较小,膘厚适度,瘦肉率可达 57%~58%;脂肪洁白,瘦肉鲜红,纹理细致,肉面干爽,大理石纹均匀而丰富,系水力良好,无PSE和DFD。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其肌内脂肪在3%以上(90kg体重),肉的风味浓郁芳香。
血统
育种群 血统来源有三个分支,其一有中国猪种(优良种质基因):主要是北京当地的华北型本地猪。耐粗饲、抗应激、性早熟、产仔多、母性强、肉质风味浓郁。其二有国产培育猪种(遗传基础广泛):是中国本地猪与西方品种杂交后形成的猪种如定县猪。其三有欧洲猪种(体大快长基因):如巴克夏猪、约克夏、苏联大白猪、高加索猪。
技术含量
北京黑猪的技术含量起点较高而时间跨度大:五十年代末、六十年代初直到82年品种验收经历了20余年艰苦奋斗。参与指导北京黑猪育种的有生产、科研、教学等多个单位和专家教授。强大的科技队伍,几十名科技工作者和几百名一线员工20几年付出了很大精力来培育北京黑猪。在60年代北京黑猪已进入复杂杂交后的横交固定,并建立了品系品族(系祖系)繁殖和同胞后裔测定。农大历届实习生对北京黑猪种公猪、种母猪的毛色、外型、体尺、产仔、泌乳力、生长肥育性能和胴体品质作了详细记录。60年代的饲养条件远不如现在。当时的饲养条件是青贮、精料、糟渣糠麸三分天下。但就在那样的条件下北京黑猪60d断奶窝重达 150kg,好的超过200kg,个体断奶(60d)重达26.5kg,生长肥育期日增重(春季)400g,的超过500g。这个成绩在今天来看似乎平淡无奇,但在40年前的低营养条件下不能不算是一个养猪业中的奇迹。